最新消息
- 25/03/2023
「凱瑟克基金」- 「 社創實習計劃」
本學年生涯發展部獲「凱瑟克基金」(Keswick Foundation Limited )資助,於中五級推展「 社創實習計劃」,四位5A同學(周其樂,周嘉淇,蒙秀盈及李詠琪)於3月1日到凱瑟克基金辦事處,匯報「社創實習計劃」的初步成效,同學與基金營運團隊暢談從實習的得著和啟發,團隊表示欣賞同學的表現。對同學而言,也是一課寶貴經驗。
- 21/03/2023
教育家到訪禮中
三位來自英國倫敦大學學院(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)教育家早前到訪禮中,與4位中六同學(6A莊詩煒、李思智、陳詠旋、6C蔡鴻晴)詳談
參加「賽馬會鼓掌- 創你程計劃」(CLAP@JC)生涯發展活動的得著。訪談後,她們十分讚賞同學的表現。 - 18/03/2023
禮賢會彭學高紀念中學 – 升中分享會(第四場)暨校園遊蹤
本校於去年11月及12月舉辦了三場升中分享會均反應熱烈,超過1800人報名參加。由於中學學位分配(統一派位)程序即將開展,為讓更多有興趣的家長及高小同學了解本校,本校將於4月15日(星期六)舉辦第四場升中分享會及校園遊蹤,屆時將詳述本校辦學理念及課程安排(是次分享內容與之前資訊日相若)
- 15/03/2023
九龍城區傑出學生選舉
「九龍城區傑出學生選舉」每年均選出品學兼優,課外活動表現出色,熱心服務及具領導才能的學生,並予以嘉許。本年度中五級周其樂同學及中三級馮令淇同學分別獲得「九龍城區高中組傑出學生獎」(頭十名)及「九龍城區初中組傑出學生獎」 (頭十名),同學表現優秀,獲得肯定,實屬可喜可賀。
- 15/03/2023
全方位學習計劃
為了進一步培養同學們的同理心,學校特意邀請社會企業「軟膳點」,帶領中二級同學們了解患有吞嚥困難疾病的長者的困境。活動中,同學們有機會親身試吃「糊餐」和「軟餐」,以體驗吞嚥困難患者日常進食的感受。透過這個過程,學校希望能訓練同學們的換位思考能力和對社會的關懷。
- 08/03/2023
運動會
因疫情停辦了三年的運動會,於上星期再次舉行。感恩適逢口罩令解除,加上兩天晴朗的天氣,各社健兒們悉力以赴、啦啦隊士氣高昂。今年運動會設有 “1500M Fun Run” 項目, 不少家長、教職員與學生都一起在場上競賽,實屬難得。此外,又特別安排四社啦啦隊同場表演,他們使出渾身解數,施展舞藝,令現場氣氛推上高點。今屆閉幕禮,特邀請了前單車世界冠軍黃金寶先生蒞臨頒獎,黃先生並於致辭時提醒學生要多做運動,並要有運動精神「勝不驕、敗不餒」。
- 22/02/2023
到訪協恩小學
學校相信學習不應局限在校內或課室內。因此,學校會透過不同的活動讓同學有更豐富的體驗。昨天,二十多位中二至中五的同學,精神奕奕地應邀到達協恩中學附屬小學,為其小六同學提供生物科,化學科及資訊科技科的課堂體驗活動,從中除了讓一眾協恩小學同學初嘗中學的學習模式外,也讓禮中的學生學以致用,通過參與活動,學習與人溝通並增強組織及領導能力。
- 16/02/2023
禮中的「幸福扭蛋機」「幸福娃娃機」正式投入營運!
禮中的「幸福扭蛋機」「幸福娃娃機」正式投入營運!老師會鼓勵同學往三個方面努力:
1. Strategy (例如:同學聽從老師的教導,改善溫習方法、額外做練習;同學自訂目標及行動計劃,並付諸實踐)
2. Effort 努力(例如:即使測考試卷艱深,同學仍盡力作答;在比賽中,同學面對挫敗但不放棄)
3. Action 行動(例如:同學主動為他人服務、表達關心)
每當同學在上述三方面有一定成果,老師就會送贈同學1枚代幣,供同學投入「幸福扭蛋機」和「幸福娃娃機」。
扭蛋內的紙條,提供不同方法供同學參考和選擇,從而幫助同學建立覺察習慣,並鼓勵他們採取不同行動以增強幸福感(PERMA)。 - 14/02/2023
教師專業發展活動 – 校外分享
程詠詩副校長及蔡鳳兒老師應香港浸會大學教育學系「課室管理及溝通」(Classroom Management and Communication)課程及香港翻轉教學協會邀請,與準教師分享學校如何營造一個正向成長的環境,主題為「愛在禮中」。
- 10/02/2023
聯校教師發展日-「社創與教育」
聯校教師發展日-「社創與教育」
學校重視學生的價值教育及生涯規劃。作為與時並進並具前瞻性的教育工作者,我們關心可如何運用社會資源為學生提供寬廣而均衡的課程。
本年聯校教師發展日以「社創與教育」為主題。校監鄧少軒長老以路加福音「好撒瑪利亞人」的比喻,勉勵教師都能像好撒瑪利亞人一樣「動慈心」,並採取行動關心學生及社會上有需要的人。透過「社創校園」創辦人謝思熹博士,聯同香港大同創業基金會主席林家強博士,以及鐵樹銀花、愛同行、Re:learn及動識童樂園創辦人的分享,教師對社創的理念與發展有更深入的認識。藉不同的親身體驗活動,如真人圖書館、少數族裔文化體驗及VR認知障礙症體驗等,刺激教師反思可如何引入社創活動豐富學生學習經歷,以拓寬視野並促進全人發展。
以創新的教學與思維培養學生的同理心,並回應學生成長與社會需要是我們的願景。